摘要:莫言笔下的儿童一直备受关注,而他的创作也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。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、自我、超我的垂直层次对莫言作品中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阐释,将其归结为原始本能的放大、防御机制的脆弱和亲子关系的夭折三个方面。
关键词:莫言;儿童;弗洛伊德;自我;本我;超我
目前,对于莫言小说中儿童形象的研究多是从作家童年记忆的角度出发,认为饥饿、水灾等是童年经历的映射,小虎、柱子、赵小甲等儿童含有作家的影像的成分。援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阐释的相对单一,多集中于《透明的胡萝卜》中黑孩对菊子姑娘的“俄狄浦斯情结”方面。针 ……阅读全文